明月其姝_东坡如水(2/2)_科幻小说_爱尚小说网
爱尚小说网 > 科幻小说 > 明月其姝 > 东坡如水(2/2)

东坡如水(2/2)

上一页明月其姝章节列表下一章
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……”《赤壁赋》挣脱了之前苏轼自己的“雪泥鸿爪”心虐,展现他感悟生死、体验物我、洞穿瞬间与永恒的睿智与哲思。《后赤壁赋》以叙事的笔触记录了苏东坡的一次赤壁夜游,最后描述了他一场“庄周蝴蝶”式的梦。梦里梦外反映出苏轼内心深处对蜉蝣天地之间的思考和旷达,整体思想与《赤壁赋》一脉相承。

苏轼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、又有着强烈幽默感的人。他“自笑平生为口忙”,被贬黄州、惠州及儋州期间,在贫乏困顿的日子里,他因地因材制宜,烹饪出“东坡肉”和“火烤羊脊骨”等美食。简单而又可口的“东坡饼”也源自那一段漂流的日子。苏轼以他的潇洒豁达,也用他捕捉到的一点一滴的生活乐趣,消化了曾经令他窒息的那些不幸、黑暗与悲愤。

在宋朝,放逐海南据说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。而苏轼,却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,“我本儋耳氏,寄生西蜀州。”他在那里教授典籍,传扬学风,不少人不远千里,慕名而来。北宋一百多年里,海南未曾有进士及第。然苏轼北归不久,姜唐佐就举乡贡。至今,儋州仍流传着以“东坡”冠名的村、井、田、路、桥等等,记载着苏东坡在这里的亲和足迹。

“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苏轼二度到杭州,任杭州太守时,曾花大力气疏浚西湖。他组织人力拔除杂草,清除污泥,并用那污泥建成一道河堤,植树种花,是为苏堤。后来他又建了三座小石塔,作为禁止种植菱角的水域标识。这便成了后来的“三潭映月”。

苏东坡是一个传奇。即便在艰辛混沌的岁月里,他也能够以自己内在丰厚的生命热量,光照周围的世界。而他传给后世的,不仅仅是文学和书法的杰作,也不仅仅是生活美食,甚至也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西子湖,苏东坡留给我们民族的,是一份历尽劫难忧愤而不泯灭的初心善念、人间情怀,是那般从苦难中涅槃出来的坚韧、智慧与欢愉,还有那浊浪排空、清月普照的恢弘境界……

我以自己是苏轼精神的受益者而欣慰幸福。父亲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: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,这是古今中外的通例。读着苏轼的故事和文字,虽跨越九百多年,我却感到如此的亲近熟悉,进而有一种心灵的感通和共鸣;苏轼那种从被困中迸发出来的幽默文字,甚至能让我联想起父亲在独居中的呵呵笑声。

苏东坡留下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。千禧年时,法国《世界报》评出千年英雄(1001年-2000年),苏东坡是全球12位英雄中唯一的中国人。《世界报》的作者以赞赏的笔调称苏轼为“一个不可救药的文人”。苏东坡这位“不可救药的文人”的精神,他的极为丰富和美好的人性,感动、影响着中国和世界不计其数的人们。写到这里,我不禁想到了水。老子说:“上善若水。”又说: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。”李小龙说:让你的心灵如水一般无形、自由……苏东坡的诗词意境,苏东坡的精神力量,不正是水的传神写照?或者说,唯有水的温柔自在和汪洋恣肆,能够包裹苏东坡一颗硕大的心灵。

------题外话------

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“也无风雨也无晴。”法国《世界报》评出千年英雄(1001年-2000年),苏东坡是全球12位英雄中唯一的中国人。
本章已完成! 明月其姝 最新章节东坡如水,网址:https://www.at55.net/358/358601/24_2.html 沙雕视频
上一页明月其姝章节列表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