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在家病多,而出家健康的假象,而且乘妙玉出家在外,父母双亡之时,控制妙玉家财产。
这些人自然是不希望妙玉回去的,他们甚至盼望妙玉永远不要回来才好。
可是,妙玉在安身贾府获得短暂的宁静与幸福之后,即遭遇了贾府的变故,元春病逝,贾母骤死,贾府被抄,黛玉夭亡,宝玉成婚,贾府已经不是昔日安宁祥和的贾府,已经不是栖身之处,此时,妙玉再次动了回乡回家的念头。
要回家,势必要和家里联系,也正是这个念头,导致了妙玉遭到迫害,这应该是散失的后四十回妙玉的真实结局。
在高鹗的后四十回续本里,写的是妙玉无辜被强盗抢去,不知所终,但这样的安排,其实割裂了之前曹公关于妙玉身世家庭的种种暗示,显得很突兀。
在独孤策看来,真实的情况应该是,当图谋妙玉家家产的人得知妙玉要回乡时,顿时陷入惶恐不安与杀机四伏之中,最终,他们选择买通山林强盗,抢走并奸.污了妙玉,并将其卖入妓.院之中,让其生不如死、自生自灭。
这正是关于妙玉判词所说的:“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。其断语云: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。可怜金玉质,终陷淖泥中。”
红楼曲中也曾有言:“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,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,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。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,又何须,王孙公子叹无缘”
妙玉一腔的“春心春.情”对宝玉,最终却落得个身陷污泥之中,风尘者,花街柳巷也。这就是冰清玉洁,而且有着洁癖的妙玉的可怖、可悲、可叹的归宿。
她的不幸,仅仅在于家里太富有,早早就被人盯上了、算计上了。
另外还有一种猜测,妙玉的身世不但极富,而且极贵,关于这种猜测,则是因为元春省亲一节,当时已经贵为皇妃的元春在接见了家人,批完了诗,看完了戏,游幸了大观园各处景色后,居然还忘不了去看妙玉一眼。
书中写到“忽见山环佛寺,忙另净手进去焚香拜佛,又题一匾云‘苦海慈航’。又额外加恩与一班幽尼女道”。
别看这短短二三十个字,里面却包含了不少内容。
首先,元春去焚香拜佛的寺庙是什么地方?
书中说过贾府中有地藏庵、玉皇寺、庐雪庵、栊翠庵等寺庙,而元春去的寺庙是“山环佛寺”,而且肯定是在大观园里。
书中第七十五回写道,过中秋节就在凸碧山,附近就是妙玉的栊翠庵,所谓“山环佛寺”应该就是凸碧山环绕着栊翠庵,那么元春就应该是进的栊翠庵烧的香拜的佛。
其实,元春烧香正该在宁府的宗祠才合符礼规,到栊翠庵烧香只是一种掩饰,真正的目的,恐怕就是去看望妙玉!
其次,是谁取的“栊翠庵”这个寺名?
书上没说,直到第四十一回“栊翠庵”这个寺名才出现,虽然大观园试才时,贾宝玉取了很多名字,但凡元春到过的地方大多把名字改了。
元春既然亲临了妙玉的寺庙,即使宝玉原来取了名的,也很可能被元春改了过来,妙玉的身份也特殊,当然要取一个特殊的寺名。思来想去,“栊翠庵”最适合。妙玉是绿玉,绿玉就是翡翠,“栊翠”就是保护和限制妙玉的意思。
难道妙玉也是皇室血脉,所以要保护呵护,因为是不可明言的、传出去可不得了,所以要限制,不准出门,不准乱说乱动,必须“栊翠”。
因此,栊翠庵这个寺名,应该是元春进寺烧香以后才赐的寺名,从妙玉后来的一切活动基本都在庵中进行来看,的确也遵守了贾府“栊翠”的规定。
再次,元春给寺庙赐的匾叫“苦海慈航”,从表面看很普通,很一般,是佛道常规,是赐给寺庙的。
但从实质上分析,尤其赐给此庙、此人就更有深意。妙玉既然有可能是没有名份的皇家女,那么就只能在家族“慈悲”的呵护和限制的苦海中,漫长地航行到生命的彼岸,元春更要遵守皇族家规族矩,不能赐于更多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唐梦红楼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观园的异类,网址:https://www.at88.net/97/97084/243_3.html 沙雕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