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120章 孙中山北上宣言 段祺瑞临时执政(3/7)_都市小说_爱尚小说网
爱尚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> 第120章 孙中山北上宣言 段祺瑞临时执政(3/7)

第120章 孙中山北上宣言 段祺瑞临时执政(3/7)

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!
涉及到新政府的元首人选时,两人却各有自己的盘算了。

冯玉祥当然无此**,否则岂不更要被人指着脊背骂谋逆了;不过,冯玉祥原打算提议由孙中山来坐此大位,这也是他要邀请孙中山北上“共商国事”的用意所在。

因为,在他觉得,孙中山本来就是首任临时大总统,将大位奉还也是理所当然。只是,孙中山迟迟没有北上,连行期也未定;在此情况下,自己即使提议了也会如同空话;因为,一旦新政府成立,元首也得同时登场亮相,怎能非要等孙到来不可?而自己之所以要提议成立新政府,本来就是为了化解眼前的窘境,看来是等不得他了。然而,却绝不可让张作霖捞去了;已经有了那多枪杆子与地盘的张作霖,若是再让他抓了印把子,如何得了?

冯玉祥最担心的是如此,但却想不好该让谁来坐这个权位?冯玉祥一时没了主意。

好在,张作霖也没有这种奢望;在他眼里,只有枪杆子与地盘才算实惠,什么元首、总统都是虚的;黎元洪、冯国璋、徐世昌都怎么啦?还不是因手中无实力,结果任人摆布当了一会傀儡而已;所以,只要自己手上有足够的枪杆子与地盘,就能有呼风唤雨般的实权;而让谁当这个徒有虚名的元首都无所谓,只要不会受冯玉祥摆布就行了。

因此,张作霖没有多思,干脆提出“让段祺瑞主政算了”。

而且,张作霖还有几点理由似乎很是充分;一是,段祺瑞参与反直同盟有贡献;二是,段祺瑞数任内阁总理富有治政经验;更为重要的一点是,段祺瑞的皖系已瓦解,没了实力基础,即使给他大位也不会对他人构成威胁。

张作霖的提议,冯玉祥心中有点不乐;因为,冯玉祥与段祺瑞曾有隙;特别是,段祺瑞曾怂恿徐树铮殊杀了他妻子的娘舅陆建章,冯玉祥耿耿于怀至今未忘。不过,转而又思,这毕竟是徐树铮所为,不能记恨于段祺瑞;且眼下是化解危机要紧,不可太过计较于这些细枝末节;而张作霖所言也似在理,在无其他更佳人选的情况下,看来是非他莫属了。

于是,冯玉祥勉强同意了张作霖的提议;就这样,冯玉祥与张作霖求得了一致,决定新政府成立后让段祺瑞主政。

避居于天津的段祺瑞,得此消息后不亦乐乎。

其实,段祺瑞自从与孙中山、张作霖结成反直三角同盟后,一直来不甘寂寞。第二次“直奉战争”爆发后,段祺瑞已预见到了直系必定下台;因此,早已有了东山再起的准备。

段祺瑞知道,冯玉祥与张作霖虽然联手倒吴反直了,但那仅是各自利益所驱;俩人之间也存在矛盾,不会长期联合;随着直系的倒台,俩人之间的一时联合必会被矛盾所替代。届时,双方必会来拉拢自己;只要把握得当,自己或能从中渔利东山再起,甚至于让他主政。

因为,段祺瑞知道,冯玉祥与张作霖俩人都只会打仗,却不是当政的料;所以,定会请他出山帮他们坐天下。

所以,未待俩人来请,段祺瑞早就为此做准备了。只是,段祺瑞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;那就是,自己曾两度出任过阁揆,结果都因府、院之争搞得精疲力竭焦头烂额;到头来,谁也没能捞到好处,自己却连仅有的一点政治资本也输得精光了;所以,段祺瑞仍不免有点担心,唯恐自己出山后重蹈覆辙。

因此,段祺瑞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化解这个矛盾,但绞尽脑汁却终无收获。忽然,段祺瑞想到了曾任军务院秘书长、护法军政府秘书长的章士钊。

因为,章士钊早年曾赴英国爱丁堡大学专攻法律与政治,又有几任秘书长的从政经验,想必定能有妙策。于是,段祺瑞特地将正在上海主编《新闻报》的章士钊请到天津,向其征询“治国良方”。

章士钊揣知段祺瑞的意图,即投其所好地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20章 孙中山北上宣言 段祺瑞临时执政,网址:https://www.at55.net/12/12087/120_3.html 沙雕视频
上一页百年史话中华演义章节列表下一页